東北地理所在白城示范基地成功舉辦蘇打鹽堿地種植茭白技術現場測產會
2025年9月25日-26日,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在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大安市技術示范基地成功舉辦蘇打鹽堿地種植茭白生物改良與特色利用技術現場測產會,白城蘇打鹽堿地治理研究院、鎮賚縣農業農村局、鎮賚縣特色產業發展中心、鎮賚縣委宣傳部、大安市農業農村局以及吉林協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領導和領域專家20余人參加了活動。
親臨現場的測產專家有浙江省金華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張尚法研究員、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李秀軍研究員、吉林農業大學耿玉輝教授、吉林省土壤肥料總站房杰高級農藝師、白城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金哲宇研究員和閆喜東研究員、白城蘇打鹽堿地治理研究院王士奎正高級農藝師、吉林省大安市農業產業化服務中心方喜和正高級農藝師等。國家特色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茭白品種改良”崗位專家張尚法研究員擔任專家組組長。
技術研究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文波龍,在蘇打鹽堿地種植茭白生物改良與特色利用技術大田控制實驗區、技術模式示范區分別系統介紹了耐鹽堿茭白品種優選、寄秧育苗、抗逆栽培、水肥高效管理等關鍵技術研發與模式示范方面的最新進展與成果。
專家組聽取匯報后,對蘇打鹽堿地種植茭白生物改良與特色利用技術各示范區進行了實地驗證考察和現場測產評估,張尚法代表專家組宣布了測產結果。在鎮賚縣坦途鎮大呼拉村,鎮賚縣蘇吉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600畝茭白種植示范區,屬重度蘇打鹽堿地,2025年完成土地整理,首次栽培作物。株高236.9厘米,殼茭產量為1380.0公斤/畝,地上鮮草產量為4442.2公斤/畝。
鎮賚縣坦途鎮大呼拉村示范種植基地
在鎮賚縣五棵樹鎮四方坨子,鎮賚縣吉鶴農業有限責任公司320畝茭白種植示范區,屬輕度蘇打鹽堿地,前茬種植水稻,首次種植茭白,株高259.2厘米,殼茭產量為2988.5公斤/畝,地上鮮草產量為5069.2公斤/畝。
鎮賚縣五棵樹鎮四方坨子種植基地
在大安市叉干鎮先鋒村,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400畝示范區,屬中、重度蘇打鹽堿地,首次栽培作物,株高188.9厘米,殼茭產量為1741.8公斤/畝,地上鮮草產量為3114.9公斤/畝。
大安市叉干鎮先鋒村種植基地
基于不同程度鹽堿地茭白種植現場考察和測產結果,專家組一致認為,茭白耐鹽堿性較強、品質好、產量高,對鹽堿地土壤改良潛力較大,研究團隊突破了以往鹽堿水田治理方案物理、化學改良,直接種植水稻的傳統模式,采用“生物改良”的思路,創新性篩選出并引入水生經濟植物茭白作為先鋒植物,創建了蘇打鹽堿地種植茭白生物改良與特色利用技術創新技術模式,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顯著,具有巨大的推廣潛力。希望研究團隊,在現有成果基礎上,繼續加強和企業合作,深化基礎理論揭示,在種苗越冬、栽培、培肥地力等技術環節取得更大突破,支撐技術模式快速推廣應用。
蘇打鹽堿地種植茭白
鎮賚縣蘇吉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鎮賚縣吉鶴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大安市中科佰澳格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等鹽堿地種植茭白示范基地建設和技術應用企業負責人,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王志春研究員、楊帆研究員等專家,以及市/縣電視臺等媒體應邀參加了本次測產活動。
附件下載: